朱以海正直壮年,却被赵铭逼迫,不得不退位,当大明的太上皇。
虽说太上皇,也有个“皇”字,但是与皇帝,却已经是天差地别。
对此,朱以海心中自然不满,只是他的心腹,不是被赵铭清洗,就是流放海外,朱以海已经无力,与赵铭抗衡,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假装屈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这两年来,朱以海一直居住于莫愁湖边,三山门内的朝天观。
为了让赵铭放心,朱以海一直在观内修道,不曾出观一步,不暴露在赵铭的视野中。
一年多后,赵铭果然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特别是当赵铭将行宫设于扬州,将内阁和朝廷班子,都带去扬州后,南京城内对朱以海的监视便有所放松。
虽说,赵铭近期没怎么关注朱以海,但是朱以海却一直注视着赵铭的一举一动。
南京城内,永历皇帝几乎不理政事,只知道在宫中享乐,令朱以海大感愤怒。
看着永历,再看赵铭所做所为,朱以海可以断定,当初赵铭逼他退位,扶立朱由榔,绝非什么忠于大明,归位于神宗一脉,而是朱由榔比他要好控制。
想明白这一点,朱以海心中便忧愤无比。
如今,赵铭声势越振,威望越大,朱以海就越心焦,觉得距离赵铭谋朝篡位就越近。
朱以海恼怒皇宫中的永历皇帝不争,即位皇帝,却不思维护祖宗基业,便只能暗中积蓄力量,想要铲除赵铭。
早前,赵铭清洗建武朝廷,许多朱以海的旧臣被罢官、流放、贬斥回乡,几万江北军,也遭到裁撤,被赶出军队。
这使得不少兵将,失去俸禄,却又不善生产,很多人四处流浪,不少人又集结到南京,并与朱以海取得了联系。
朱以海遂即于暗中,开始寻找和积蓄反对赵铭的势力。
而正在这时,周国的细作,混入朝天宫内,与朱以海取得了联系。
面对如今明强周弱的局势,洪承畴一面,建议吴三桂攻击蒙古,壮大周国的势力,一面又设法,削弱明朝的实力。
洪承畴与赵铭多次交手,知道周军要正面取胜并不容易,想要战胜赵铭,只有从内部瓦解。
外部无法战胜敌人,就从敌人内部入手。
有这个指导思想,洪承畴便开始在明朝内部寻找目标,首先是与隆武残余势力中的粤王朱聿鐭有了联系,但是隆武诸镇,在赵铭的严密监视之下,且被赵铭放在外围,远离政治中心,所以即便发难,也难以对赵铭造成威胁。
有见于此,洪承畴又将目光,放到了南京。
他首先想到的是永历皇帝,只有这位皇帝,反对赵铭,那赵铭便会后院起火,失去扶明的大义,难以进攻周国。
不过,洪承畴很快发现,永历皇帝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只知玩乐,根本没有要铲除赵铭,掌握大权的意思。
这让洪承畴一阵失望,最后才将注意力,放在了太上皇,朱以海的身上。
于是,周国细作混入了朝天观,与朱以海取得了联系,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有了周国,给朱以海提供的银钱,朱以海在南京城中,便逐渐打开了局面,更多流浪的江北兵将,被秘密招回南京。
这次漠西蒙古威胁周国,一下打破的三足鼎立的平衡。
漠西蒙古牵制了周国,为了阻止明朝进攻周国,或者是东清,洪承畴做了诸多努力。
一是建议让周国向明朝称臣,同时派使者前往东清,希望阿济格能够向赵铭服软,以便拖延明朝进攻的时间。
其次,便是与明朝内部的倒赵势力联系,希望利用明朝内部的倒赵势力,来牵制赵铭。
不过如今明朝内部,赵铭一家独大,威望极高,所以倒赵的势力,还十分弱小。
他们未必肯为了周和清,跳出来,与赵铭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