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三年秋,八月初九,已经十四岁的孟蓁和弟弟孟启一起除服。
苏慎的孝期比她和孟启早了半个月结束,所以打从今天开始,他们三个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样,随时随地吃肉了。
守了整二十七个月的孝,吃了整二十七个月的素,孟蓁自己倒是无所谓,毕竟她骨子里其实已经是个大人了。
年纪尚小的孟启就比较遭罪了,虽说在第一年过完之后,孟蓁就开始给他用大骨汤、鸡汤熬粥煮面了,但肉汤的滋味儿又哪里及得上大口吃肉来的舒爽?
孟蓁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孟启守不完二十七个月孝期的心理准备,却不料孟启小小的一个人儿,居然比她想象当中的还要自律百倍。
欣慰之余,孟蓁、苏慎、严振武以及郝梦云对孟启也不由愈发疼爱。
时至今日,才刚六岁的小孟启早就已经成了家里四个“大人”的掌中宝、心头肉儿。
小家伙儿一直坚持吃素、练武,以致于原本圆滚滚的小身子,现在都已经变得苗条不少。
除此之外,这孩子还学完了一整本的《三字经》、一整本的《百家姓》,以及大半本的《千字文》。
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孟蓁的几个徒弟,他们的文化课师傅则是同样跟着孟蓁学武的苏慎。
苏慎在家破人亡之前没少读书,如果不是父母突然过世,他原本是准备在新朝初立的那一年直接参加科考的。
以他的文化水平,要教导几个孩子读书识字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唯一成问题的,大概就是孟蓁要供应这么多人的笔墨纸砚了。
还好这两年严振武和郝梦云一直在不遗余力的给她帮忙,让她不至于因为负担过重而动用那笔意外之财。
当然,郭杨他们也没有只享受、不付出。
无论是郭婶子一家、郭二叔一家还是杨老爷子爷孙三个,对苏慎和孟蓁那都是满心感激。
而且他们不仅心里感激,行动上也一直都在努力回报孟蓁和苏慎的这份大恩。
家里但凡有点儿什么好吃的,这三家人都会第一时间让孩子捎去苏家和孟家一份。
苏家和孟家如果有啥活计,这三家人也会立刻齐心协力帮着做完。
杨二虎和郭槐更是几乎每天都在孟家或者苏家,他们跟着孟蓁学武,跟着苏慎习文,更多的时候则是陪着孟启玩耍,让他不至于孤孤单单没有同龄人陪。
他们待孟启呵护备至,孟蓁待他们自然也不会差,这两个小家伙儿于是很快就开始了每天至少在孟家吃一顿午饭的美好生活。
与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那种以粗粮、野菜为主食的饮食模式不同,孟蓁做饭从来不会做的让人无法下咽。
这两个小家伙儿每天都能在孟家吃到细粮、鸡蛋、豆腐、肉类,以致于他们很快就从瘦得皮包骨头的小可怜,转变成了脸颊红润、身上有肉的健康小包子。
再加上他们各自的兄长,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由孟蓁和苏慎带着,开始往大山的更深处采药、打猎,所以如今他们这两个小家伙儿,也已经能够在自己家里三不五时吃到一点儿细粮或者肉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