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老燕难飞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目录

第一二一章 并购是手段,要为战略服务(1 / 2)

上一章目 录

第121章 并购是手段,要为战略服务

这么大规模的并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过去一个多月,赵平其实组织的都是对RCA诸多资产的尽调评估工作,而且也只是进行了一半。

为了这次并购,赵平不仅从英豪公司抽调了很多技术专家,组成了专业的技术团队,也高价聘请了律师、会计师、投行做为顾问,等到这次并购完成,仅仅是付给这些中介机构的费用,就要超过1000万美金。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陈兵也没有闲着,不仅亲自参与几次团队与RCA公司的协调沟通会,而且也一直在详细查看关于这次并购的诸多资料。

随着尽调的全面展开,RCA公司这两部分资产的相关信息也逐渐汇集了起来,陈兵结合前世的记忆,也逐步捋清了RCA半导体业务,从崛起到衰落的来龙去脉。

RCA历史很悠久,他的中文名字是美国无线电公司,早在二战之前,就凭借在广播、通讯领域的技术优势,发展为灯塔的龙头厂商之一。

众所周知,灯塔国电子科技业的兴起,得益于50、60年代诸多军事技术的民用化。RCA进入半导体领域,也是在这个年代。

二战时期,灯塔国通过承包和分包合同分拨给科学研究的巨额资金。灯塔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和 140多家学术机构及 320多家公司签署了超过 2300份研究合同,总价值约 3.5亿美元。

很多大型企业在其中受益明显,获得了丰厚的资金:AT&T获得了 1600万美元,通用电气获得了 800万美元,RCA、杜邦和西屋分别获得了 500万至 600万美元不等。

1945年,二战结束,冷战开启,一份重要的科学政策报告,被提交给总统罗斯福,奠定了之后几十年,灯塔国的科技发展脉络。

这份名为《科学无边界》的报告中,把基础研究定义成那种“不为任何实际应用成果考虑”的科学前沿探索,并提出了对于基础科学作用的,一种前瞻性设想。

这种前瞻设想的核心逻辑就是:从基础科学开始,平稳地发展,然后必然会延伸到制造和生产,最后到技术或创新;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其结果必将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整体经济增长。

正是在这个报告思想的指导之下,灯塔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同时又给予企业大量的研发合同,诱导大型企业设立研发实验室。

因此50年代,是灯塔诸多的企业实验室发展最快的年代,IBM、通用电气、RCA等大型企业,都纷纷设立大型的研发实验室,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其中成果最显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

RCA实验室分部,在 1945年之后扩展了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附近的基地,并开始从事彩电和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就是RCA普林斯顿实验室的由来。

到 50年代中期,RCA公司的普林斯顿实验室,工作人员中有一半是理论科学家,超过 75%的合同是与军方签订的。

这也就是为何后世,很多电子科技的源流,都发端于灯塔的原因。也是为何RCA有那么多基础发明的原因。

顺便说一句,陈兵之前向施乐公司购买的视窗界面创意,其实也是施乐公司这种基础实验室的产物。

整个五六十年代,这种理论都被那些灯塔大企业的领导人所接受,并成大企业的重要经营策略。

但进入70年代,这一进程却被一群“捡便宜”的人打断了,这些大企业开始逐步放弃了对基础科技的研发投入。

这些“捡便宜”的人是谁哪?就是硅谷那些创新科技公司和他们背后的风险基金。

基础科学出来的成果,到转变成商品,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大公司投入巨资研发出来的科学成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走上商业化道路,却被别人率先进行了商业化,并赚取了巨额利润,这让那些大企业投资基础科学的兴趣大减。

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TI申请了第一个集成电路的专利。但开启了半导体商业时代的公司是谁?仙童,一家1955年设立的,起步资金只有3600美金的创新公司。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