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屋内,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让手脚冰凉的魏延一行人,爽得差点叫出声音来。
开门的动静,惊扰了正在工作的工匠,但他们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来人是魏延后,便不再关注,低头继续处理手中的活计。
魏延也不恼,让亲卫们将曲辕犁放在一旁,然后加他们去一旁烤火,不得胡乱走动,以防打扰工匠的工作,自己则穿梭于其中,左瞧瞧右看看。
也许觉着晾着魏延不太好,更或许觉着他走来走去太烦了,负责改良曲辕犁的大匠宋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走了上来。
“镇长,不知来匠作坊所谓何事,难道又有什么想法不成?”
宋星的话,让屋内的工匠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虽然有点烦魏延平时指手画脚的,但不得不说,他的建议是真的香。
“没什么,我就随便转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还是想看看曲辕犁的情况如何了”
魏延思考了片刻说道,他是有其他的想法,但在曲辕犁面前都不值得一提,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和工匠们探讨也不迟。
“镇长,我们按照你的想法,将辕缩短一半,并且改成曲辕,同时去掉犁盘增加犁壁,再减轻犁架的重量,使用铁制犁铧,使得重量仅为以前的一半。
在几次实验中,耕作效率远超之前,仅一头牛再配合三人,一天即可开荒十余亩土地,是直辕犁所不能比拟的”
一说起曲辕犁,宋星就来了精神,从魏延提出曲辕犁开始,所有人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作为底层出身的他们,当然知道曲辕犁的出现,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
“镇长请看,现在我们正在对犁铧进行改进,在多次实验中,要么翻土过浅,达不到镇长的要求,要么翻土过深,导致耕牛不一会儿便力竭。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到要领,相信经过这次捶打以后,应该就能符合耕地深度一尺半的要求”
宋星将魏延带到冶铁炉前,指着被工匠捶打的铁片说道。
耕地深度一尺半,即三十公分左右,这是魏延总结在以前在农村种地的经验,提出的翻地深度。
就目前而言,很难有作物的根系能长达二十公分,所以三十公分之下的土地,肥力深厚,非常适合耕种。
“宋老先生不愧为襄阳有名的大匠,将此重任交于你手,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但我观曲辕犁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重量与结构上,同我所想相差甚远。
不知宋老先生,当初我给你画的草图,如今在何方?”
魏延先肯定宋星以及工匠们的成果,然后才将曲辕犁的不足说了出来。
“镇长给的草图,老朽一直贴身存放,只是草图之上的犁,太难复制了”
宋星掏出一张蔡侯纸,看着上面极其简略的曲辕犁,心里有些戚戚然,这样的结构,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太难太难了,脆弱的连接处,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折断,毫无实际用处。
而魏延所画,乃是一千多年后已经臻至大成的单人曲辕犁,犁只有三部分组成,犁架、犁辕、犁主体。
犁架,是由一根略微弯曲的木头,以及两头系着的绳子组成,主要作用于牛与犁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