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里姆林宫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早上四点钟,不过天还完全黑着,一丝丝的曙光都看不到,可以说是一天中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
考虑到天亮之后还要去同正滞留莫斯科的赫鲁晓夫见个面,鲍里斯就没有回自己的寓所,而是直接去了总参谋部,就在自己办公室的休息间里小睡了一会儿。
早上八点钟的时候,阿尔谢尼准时叫醒了他,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而后便去了赫鲁晓夫下榻的军事委员会接待处。
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尤其是乌克兰左岸地区的彻底解放,令战前身为乌克兰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颇为兴奋,尤其是在一个月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确定了乌克兰解放之后,赫鲁晓夫将再次出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决定做出后,这位看似整天绷着脸的人民委员同志,总算是脸带春风了。
乌克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内,除俄罗斯之外最大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能够出任该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本身就是其在苏共党内的地位象征。当然,赫鲁晓夫是不可能满足于这个职务的,他还有更高的追求,比如说苏共中央书记的职务。
赫鲁晓夫是深谙政治艺术的,因此,他一方面关注着前方战场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没有放松对莫斯科的重视,即便是前线的战事再紧张,每两周内,他肯定要回一趟莫斯科,亲自向斯大林同志汇报一下工作。
而在最近一段时间,赫鲁晓夫往莫斯科跑得更勤快了,原因很简单,斯大林准备近期去参加苏美英三国的首脑会议,赫鲁晓夫一方面要表现出对斯大林个人安全问题的关注,一方面还要积极请示工作问题,所以……他老人家忙得很。
军事委员会的接待处在莫斯科战役之后就换了地方,搬到了基辅火车站附近,紧挨着外交部的一栋三层小楼里。这个地方在后世会非常出名,因为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当政时期,这栋小楼以及紧邻的一部分建筑会被拆毁,原来的地基上将建成一栋气势恢宏的哥特式摩天大楼,而这栋新建的大楼,就是后来着名的莫斯科乌克兰酒店。
无论将来的赫鲁晓夫是什么样的人,至少现在的他还是很低调、很注重作风的,在接待处,他仅仅占用了二楼一个带有小卫生间的客房,而且不是套房,就是那么一个不足20平方的小间,摆设简单,跟奢华一点都不沾边。
“外交部门已经确定了最终的出席名单,”在接待处的小房间里,赫鲁晓夫坐在背靠着窗户的沙发上,一根手指头搔着鼻子,眼睛看着坐在对面的鲍里斯,说道,“斯大林同志亲自点了你的名,而你也是这次去德黑兰的唯一一名军官,这一点很重要,也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是名单吗?”鲍里斯正在看手上的一份名单,没有抬头,直接问道。
“嗯,”赫鲁晓夫点点头,说道,“除了毕竟要的警卫和随行人员之外,就只有伏罗希洛夫、李维诺夫、迈斯基和你了。”
鲍里斯会意的点点头,这个名单的确定是属于情理之中的。斯大林之所以让他跟着去,是因为这次会议上,避免不了的要涉及到一些军事问题,比如说介绍苏联战场的现实情况、预估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场变化什么的,而他这个作战部部长显然是最合适干这种事的。
伏罗希洛夫,这老头已经成了苏联红军的象征性人物了,他出席这次会议也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另外,9月份的时候,为了应对战后的一系列问题,按照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外交部下属机构中,又设立了两个新的部门,分别是“和约与战后安排问题委员会”与“停战问题委员会”,而伏罗希洛夫以国防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担任了“停战问题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至于说李维诺夫,也就是马克西姆·李维诺夫,他现在不仅有着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同时,也是“和约与战后安排问题委员会”的主席,另外,他也担任过苏联驻美国大使,尽管时间很短。
还有迈斯基,也就是伊万·迈斯基,这个人对后世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是比较陌生的,就像鲍里斯,他前世的时候,就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也不容小觑,他是个真正的外交家,担任苏维埃驻伦敦大使的时间超过了10年。另外,他有一份备忘录,也就是所谓的“迈斯基备忘录”,在后世也是很出名的,他在苏德战争后期,向担任着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提交了一份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基本原则》的报告。正是在这份报告的影响下,斯大林在战后初期曾经一度尝试着与美国合作,正式秉承着这种观点,联合国才顺利组建,总部才能设立在纽约,也是秉承着这种观点,中国才有了抗日战争后的国共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