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争议了千年却无结论。
孟子说性本善是为了劝善,荀子说性本恶是为了克己。他们对人与人性都有深刻的认识,却因出生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结论。
你和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看到的却不是同一个世界。这和个人善恶无关,只取决于环境、经历和我们所看到的人性动机————你家境好走哪别人对你都是笑哈哈,阿谀奉承,寒嘘问暖;我家境不好走哪都是冷冰冰,嘲讽呵斥,白眼相对。
所以在讨论“性本善,性本恶”之前,真正需要了解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恶?
杀人坐牢一定是恶吗?我看不一定,爱的极致是犯罪。
若无胸中不平怨,何来一怒斩世间?试看古来英雄史,那个手上不见血?
为医为师一定是善吗?我看也不一定,恶的极致是被人复制不正的思想。
为医点穴留一手,保管下次还找我。为师不正教后人,遗害无穷无穷害。
闺蜜怂恿小姐妹鬼混,最后造成小姐妹出轨,害得人家闹离婚分家产,人家丈夫一怒之下杀了妻子。
丈夫做了恶,却不能因为做了恶而说人家是恶人,那是世界观崩塌造成的伤害。小姐妹受了难,虽然不该,但不一定全是无辜,只要诚心悔过,今后不犯,莫要火上浇油再填新仇,丈夫未必会犯罪杀人。
整个事件真正的罪魁,大恶是闺蜜,小恶素未谋面的外遇。
丈夫若真的是恶人,就不会腾出和你谈离婚的时机,更不会放过真正的“恶人”。
善恶这么模糊,是不是就永远分不出“性本善,性本恶”了?
不是的。
人性中有亘古不变的东西,而且是每个人都有的性质。从他们入手,你就能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找到蛛丝马迹。
人性中有什么本质是一直存在的呢?
一个无知,一个是懒惰,一个是占有欲,色。(就像太极图一样,你可以画出来看看。)
无知——
正常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无知的,却会认同“人生来是无知的”这个事实。人生是修炼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但总体来说,还是无知的东西更多。
狼带大的孩子有狼性,猴带大的孩子擅爬树,野人带大的孩子不衣服不会觉得惭愧,让你生活在聋哑人的世界你也会丧失语言功能。
无知不能决定自己的善恶,却能让人不明善恶。
一个生来有残缺的人,你却对人家说:“你既然腿脚不便,为何不多付出点努力,这样人家才看得起你啊,我这样说你不要生气,毕竟我也是在关心你。”
说这种无知话的人,你不能说他“性本恶”,可是听到这种话的人,估计是很难“性本善”了。
你偷了东西,在草丛中埋藏赃款,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突然出现,你有没有心生邪念的冲动我不知道,可当小女孩天真可爱问你:“你是不是来拉屎的?”我觉得没有那个人会想伤害她。
道教说,孩子和老人是最接近道的。一个是真正的无知,一个是有知后的无知。
同样是无知话,孩子说出是可爱,成年人说出是可恨;同样是劝慰的话,老人说出是受教,成年人说出是打击。
一个人的无知是天性,可若是一直无知下去,必孕不善子孙。所以风水书会将读书视为改变风水的途径。
对于读书,中国人只做对了一半,读书不是孩子一个人读的,而是你陪他一起学习成长的。
懒惰——
懒惰的一种天性,它藏在基因里伴随我们一生。
任何你所看到的勤奋的人,都不是天性,而是一种自律。
任何的发明都是为了偷懒,任何的勤劳都是为了明天可以光明正大偷懒,甚至世间所有的不幸,都可以归咎于自己放大懒惰。
等以后不就是想今天懒吗?等毕业不就是想读书偷闲吗?等下一辈子就不是这辈子不想改变吗?
女人说我不思进取,条件不好,没车没房,换一种说法,不就是跟我在一起她不能偷懒、懒的没保证、一懒就有上顿没下顿吗?
你要彩礼数十万,好吃懒做,要这要那,可换一种说法,跟你在一起我要搭上以前的勤奋,还要牺牲以后的闲暇。你觉得你的渴望的不劳而获礼貌吗?
刚走路的孩子,不用人教就知道偷懒,哭鼻子要父母抱抱,这是聪明,谁能说这是偷奸耍滑?
可一个成年人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啃老享福,你可以说他坏话,但不证明他是坏人。
懒无善恶,只是作用到别人身上后才有好坏之分。
有人懒到极致,拉屎拉尿都不想出房门,还tmd不倒。于是他发明了冲水马桶。你能说懒就是恶吗?
可如果有人懒的付出,靠贩卖爱情获取别人财物,建池养鱼,倒手骗婚,那就是妥妥的恶人了。
懒惰那里有错,只是享受的方式对别人有善恶之分罢了。
占有——
刚出生的孩子,来世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哭,来证明自己的家庭地位,第二件事就是喝奶。
不需要人教,他自己就会占有母亲,父亲努嘴说:“奶……奶……”婴儿的反应是挡下来,如果敢和他抢,他就敢哭给你看。
再大一点,他喜欢被父母亲亲、抱抱,需要爱爱,走路喜欢走中间,一手拉爸爸,一手拉妈妈。
哥哥姐姐如果对他说:“妈妈是我的。”他肯定会抱着妈妈奶声奶气说:“妈妈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