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拉正在展现自己的魄力与能力,向陆恪展现百事可乐的诚意。
尽管私人游艇的“意外出局”打乱了英德拉的原本计划,但作为执掌百事可乐将近二十年的业内顶尖大佬,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考验,她又怎么可能会乱了阵脚呢?从头到尾,她都没有表现出任何意外,更不要说惊慌了,就这样镇定自若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着。
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和概念之后,英德拉稍稍停顿了片刻,细细地观察着陆恪的表情——
陆恪没有欣喜若狂或者恍然大悟,这意味着,英德拉没有“说服”陆恪,又或者说没有“欺骗”到陆恪;但同时,陆恪也没有不屑一顾或者强势反击,这也说明了,陆恪明白“企业文化”更多是一种传播理念,只要受众能够买账就可以了,就好像公众人物的“形象”一样,归根结底,这是一种营销手段塑造出来的定义,当事人是否真的如此并不重要,受众是否买账才最重要。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陆恪根本就没有听懂,现在只是保持面瘫,不懂装懂,唯恐泄露了自己的底细。
不过,英德拉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英德拉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可以简单地说,你的健康形象无疑是最为符合百事可乐未来定位的。但显然,这不是全部。”
面对英德拉难得的一次玩笑,陆恪也非常捧场,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直率地说道,“我也正在期待着更多呢。”这是在等待着夸奖的意思吗?
看着陆恪那爽朗而真诚的笑容,英德拉接着说道,“我喜欢竞技体育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数不胜数的励志时刻,因为挑战不可能就是竞技的核心魅力之一,橄榄球也好,板球也罢,我们都可以看到太多太多这样的时刻,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热血沸腾。”
“过去三年时间里,你证明了一件事:橄榄球不是仅仅关于冲撞和力量,它所隐藏的智慧恰恰是令无数人沉迷的深层原因。”英德拉的话语让陆恪微微有些意外:
他以为英德拉会打“亚洲牌”——她来自印度、而他来自华夏,他们都在北美大陆上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创了一片天地,这无疑是一个纯天然的维系点,但她没有,而是剥离了简单的种族和文化共鸣,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这确实是让陆恪刮目相看。
难怪这一次莱赫愿意点头同意了。
“我们正在期待着,百事可乐能够成为你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个注脚,充满活力、热情洋溢、永不妥协,始终在激情澎湃地挑战不可能的极限。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那些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真正诠释人生的还是我们的姿态。你的职业生涯,应该是充满拼搏、睿智、毅力、坚韧,还有健康活力的;而百事可乐,愿意成为站在你身后的那个支持者,摇旗呐喊着跟随你的脚步。”
身后,而不是身前或者并肩,百事可乐把自己的位置摆放得非常巧妙。
这也再次让陆恪的眼睛微微一亮——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真是激烈非常,不仅英德拉亲自拜访了陆恪,而且还把整个姿态都摆得非常低,一方面是因为陆恪确实具备了如此价值,另一方面则势必是因为可口可乐的寸步不让。
上述原因都是正确的,但陆恪还有一点没有猜中,那就是英德拉的临场改变主意。
按照原计划,英德拉根本不需要如此姿态,即使是里奥-梅西、即使是勒布朗-詹姆斯都没有能够得到如此待遇,更何况陆恪只是一名区区三年级生呢?但碰面之后,陆恪的表现却一步一步说服了英德拉,进而使得英德拉临场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能够有更进一步的合作,真正让陆恪成为百事可乐未来发展蓝图的一部分。
这很冒险,英德拉知道,但十六年前让百事可乐开始剥离快餐业务而逐渐建立起健康的企业形象也是——
外行人都以为百事可乐是2004年才真正开始改变策略的,但事实上,英德拉从1997年就开始着手布局了。
相较于当年的“健康转型”来说,签约陆恪作为代言人,风险基本只有百分之一。这一点点决断对于英德拉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